编者按:
本文由AI深度研究员出品,内容翻译自OpenAI COO Brad Lightcap和首席经济学家Ronnie Chatterjee的最新对话,获授权转载。在对谈中,教育被反复提及。 Brad和Ronnie认为:“AI 正在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、职场人的第二搭档,而'如何和 AI 配合做事’,本身就是一种能力。”总结来说,教育的终极目标,正在变成“配置能力”。
2025 年 7 月 15 日,OpenAI 刚刚上线的播客第 3 期,引发 AI 圈高度关注。
这场长达 60 分钟的对话中,OpenAI 首席运营官 Brad Lightcap 与首席经济学家 Ronnie Chatterji 首度同坐麦克风,从 ChatGPT 爆发式增长聊到教育转型,从智能代理落地讲到全球产业链重构。
主持人 Andrew Mayne 一句开场就定了调:
The future of work is arriving faster than expected
(新的工作模式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).
三组硬核底牌,先亮出来:
5 亿周活:截至 2025 年 3 月,ChatGPT 的全球周活跃用户已突破 5 亿,企业级付费客户超过 300 万。Lightcap 在接受 CNBC 时直言,消费侧爆发和企业侧采购正在相互拉动;
1 句定心丸:针对“AI 会冲走半数白领岗位”的悲观预测,Lightcap 给出明确回应——我们没有看到相关证据。
3 条增量曲线:Chatterji 指出,AI 真正打开的,不只是“自动写代码”这种浅层效率,而是 生产率 × 教育 × 地理 三个维度的结构性杠杆。他也警告,如果准备不足,这些机会很可能擦肩而过。
本文将基于这场完整对话,逐一分析这三条曲线,告诉你:下一波 10 倍增长机会到底在哪、你该怎么准备、又该站到哪条增长线上?
第一节|AI 不是工具,是“生产杠杆”
“我不喜欢‘工具’这个词,它低估了 AI 的能力。”
Brad Lightcap 在对话一开始就指出,大多数人对 AI 还停留在“工具心态”——像用搜索、用表格软件那样,用完就丢。但今天的 AI,不再只是一个用来提高效率的小帮手,而是可以独立完成任务的工作伙伴。
OpenAI 官方定义的'代理(agents)',必须能承接复杂任务,并自己完成。它不是你事无巨细指挥的助手,而是能自主推进一段流程的同事。
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:一个销售团队,一天会收到上万条客户线索。原来你需要大量人力来看这些线索、判断哪些是潜在客户、再决定跟进方式。
但现在,一个 AI 代理可以代替这整条流程:
自动读取线索内容
识别重点
推荐下一个动作(比如发邮件、约会议)
决定由谁负责跟进
这些步骤不是它照你吩咐一步步做,而是它自己看得懂流程,也能动手完成。
Ronnie Chatterji 也认为:我们在定义智能代理时,有个核心标准是:能不能交办任务?能不能完成没见过的工作?
这和以往的“提示词—回应”范式不同。代理系统的本质,是把 AI 从“你问我答”,变成“你给我任务,我自己搞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