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3日上午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教育部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,并答记者问。
一、基础教育
1、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
-在世界范围内作比较,中国已经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,为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了坚强保障。
-我们持续推进扩优提质,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。
-随迁子女、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健全。
-大力推进县中改革,办学水平不断提升。
-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.5%,提高了27.5个百分点,达到了92%,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1200多万儿童。
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,我们刚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海签署国际STEM研究所协议,这说明中国的基础教育和科技教育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。
2、多地推行双随机编班
今年以来,安徽、甘肃,以及深圳等大城市,在义务教育的起始年级,也就是小学一年级、初中一年级都推行了双随机编班,双随机编班就是学生随机分班、教师随机配置,这些措施都进一步维护了教育公平。
3、实施“学生体质强健计划”,课间活动延长到15分钟
“十四五”期间,实施了“学生体质强健计划”,推动各地增加体育课、体育课后服务和大课间,推动课间活动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,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。现在全国各省都在强力推动这些举措。同时,广泛开展班级联赛,改进体育中考,丰富学校体育的“运动菜单”,根据学生兴趣、锻炼条件,把“菜单”进一步丰富,激发学生锻炼热情。从目前监测情况看,近几年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总体水平稳中有升。
4、“县中振兴行动计划”已正式印发,全面提升县中办学水平
今年8月底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“县中振兴行动计划”,已经正式印发。国家将在五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,全面提升县中办学水平。
一是扩充资源,适应学龄人口变化,持续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,不断提升农村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。
二是提高质量,优化课程实施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深化教研指导,强化数字赋能,促进优质资源共享,助力县中加快提升办学水平。
三是加强保障。中央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县中建设,引导地方探索“市县结合”管理体制改革,加大省市两级对县中的支持力度,强化教师工资待遇等各方面保障,不断完善县中发展保障机制。
四是优化生态。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,严禁跨区域抢挖生源。要保证学生运动和休息的时间,坚持身心健康、健康第一的理念,要在县中改革中深化落实,下大气力整治超时学习、违规补课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、全面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