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高中双休,最终考验的还是父母的格局
现在,“教育改变命运”的口号已经不管用了。基本上,家庭情况越好的,孩子的成绩也会越好。
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,教育已经变成了个性化的东西,而且最终考验的是父母的格局。
就拿当前最火的高中双休这件事来说,父母如何给学生安排好高中双休这两天,就预示了学生的未来,就代表着父母的格局。
有的父母撒手不管,让孩子在家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,只做好这个后勤服务,别的一概不管;
还有一种情况,有的父母迫不及待给孩子报了辅导班,周末直接把孩子花钱送到辅导班,按时接送,别的不管不问;
还有一种,跟学生聊聊这一周发生的事儿,跟学生谈谈学习的进度,问问他的成长,问问孩子这两天的安排,解疑答惑,给出建议。
显而易见,哪一种对学生的帮助最大?
自然是第3种。
大家现在应该有一种感觉,教育不能改变命运,但是家庭可以改变命运。教育的尽头,实际上是拼爹。
小学鸡娃、中学择校、大学专业的选取以及毕业后工作的走向,所有的一切,都跟你的家庭有关系。
有格局的父母,很早就做好了布局,给孩子铺好了路。而很多的家长只能是随波逐流,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命,随他们去吧。
目前来看,学校教育也在逐步分化。公立学校只能保证学生的基本学习,只能提供最基本的普通教育,而学生的拔高更多的还依赖于家长的格局。
所以在将来,学生的就业,学生的发展,更多的是考察的是原生家庭所给予的帮助。即便是学生有天赋,或者遇到更合适的机会,更多的也是依赖家长打好的基础。
在未来,学校可能只负责基础教育成绩的提升,而更多的育人的角色应该还是由家长来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