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再次出手,大班额有救了
2025-04-15 20:31:53 时寒峰
摘要: 原标题:国家再次出手,大班额有救了 最近,国家发出通知,要求提高农村教育质量,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。 这一政策将深刻影响农村教育生态

  原标题:国家再次出手,大班额有救了

  最近,国家发出通知,要求提高农村教育质量,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。

  这一政策将深刻影响农村教育生态、城乡均衡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。

  最直接的影响,就是大班额有救了。

  看上去好像很魔幻,不是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吗?为什么还会存在大班额?你见过小学一个班60多人的情况吗?在我们这里,现在还有。

  2023 年教育部数据显示,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比例已从 2016 年的 12.7% 降至 1.5%,但河南、山东等人口大省仍有 3867 所学校存在 56 人以上大班额。

  而大班额的形成原因,就在于农村学生的大规模涌入。城镇学校没有足够的学位支撑,就导致大班额的产生。

  所以现在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:城镇大班额教学,拥挤不堪;乡村设备齐全,但是却没有学生。

  所以,国家出手了,要求保留必要的乡村学校,这样可避免农村学生大规模涌入城镇。

  国务院明确要求“慎重稳妥撤并乡村学校”,现在又要求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,通过建设寄宿制学校、保障基本办学条件,缓解城镇学校扩容压力。

  例如,湖北竹山复建村小后,成功保障了15名困难家庭学生的就近入学需求,避免了城镇学校进一步拥挤。

  城镇学校扩容与乡村小规模学校保留形成“双向调节”,既缓解城镇压力,又维系乡村教育根基。

  例如,四川凉山州通过两类学校协同发展,促进区域教育均衡。

  消除大班额与办好小规模学校,本质是教育资源的 “双向精准配置”:一面是破解城镇 “拥挤的优质”,一面是激活乡村 “薄弱的希望”。

  消除大班额,逐渐走向小班制教学,是未来发展的趋势。

  当 55 人以上的 “高考工厂” 逐渐消失,当 10 人以下的 “村小课堂” 重新焕发生机,中国教育正在从 “规模扩张” 转向 “内涵发展”。

  这不仅是班级人数的简单增减,更是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 ——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的 “教育容器” 中成长,让教师从 “批量生产者” 变为 “个性培育者”。

投稿:qingjuedu@163.com
点击展开全文

Copyright © 2002-2024 青橘网